close
混合 美體保養

疑問:
修道學佛的人為什麼要懂得圓滿人道?
修道學佛的人為什麼要懂得圓滿天道?
解答:
前言:
首先問問自己:
為什麼我可以做人呢?
為什麼我有這個肉身可用使用呢?
為什麼我有機緣可以修道與學佛呢?
內容:
*用心多體悟!
當下的自己可以用心想一想,我們在這一世之中,能夠有這一個肉身可使用,而且又有機緣可以修道與學佛,這就是因為我們在累世與前世當中,是一個知道學習的有修之人。
之所以在這一世之中,才會有此肉身與福報可以使用,然而在累世的過程之中,也是因為自己知道修持而結下佛緣,因此在這一世當中,自然而然就有這個(佛緣)的牽引,自己會希望也懂得要修道與學佛,這就是「福報」與「佛緣」的由來。
*修道學佛的人要懂得圓滿天道!
修道學佛的人為什麼要懂得圓滿天道呢?因為!在當下我們有這個肉身懂得修道與學佛,懂得自我修持來提昇心性,懂得自我修持來提昇(靈體),這可是天地慈悲!是仙佛慈悲!讓知修知學者,在自然用心的修持過程當中,會給予加持與調教!
如此一來!當下的你在日覆一日用心修持與學習的過程當中,(靈體)就會自然而然的得到提昇,在自然而然當中也會懂得依願而行,最後終於完成使命、工作而達成目標、回歸本位,這就是圓滿「天道」。
*修道學佛的人要懂得圓滿人道!
修道學佛的人為什麼要懂得圓滿人道呢?在圓滿「天道」的修持過程之中,必需運用(智慧),要懂得處理好(人道),這個觀念很重要,這個觀念對於知修知學的佛弟子而言,算是ㄧ門很重要的課題與課程,必需懂得多用一點心思,才可以處理得好,才可以處理得完善。
因為有很多修道學佛的人,在(人道)方面處理得不完善,或因為種種原因處理的不妥,即使是無心之過,但是!罪過卻已經造成與產生,然而這個罪過,就會一直跟隨在這個造過者的身邊,會一直困擾著肉身,也會因此而造成修持道路上的考驗與阻礙,輕則各種大小(考驗不斷),重則變成(來世糾纏),更嚴重則可能產成(魔考)。
以上的種種,就是因為有很多不好的負面例子產生,所以必需提醒與告知各方知修知學的人,要有正確觀念才不會亂。
*舉例作說明!
為了能夠讓更多知修知學的有緣佛弟子,能夠明白與了解這其中的道理,再用一個簡單的例子作說明,相信大家更能夠體悟與明白這其中的道理!
*處理不當變成因果牽纏!
比如,你在這一世當中是有緣可以成立家庭,是有夫妻緣份之人,既然能夠成為夫妻,也有子女就必需懂得圓滿家庭,不可以因為任何的理由而產生種種是非,即使你是有正當的理由,若想要與另外一半談到分離,雖然你認為自己的理由是正當的,但是你另外一半的心中卻是認為,這些都是因為你的自私心理所造成所產生的。
就是因為有了如此的行為,而讓另一半的心中產生了(怨),然而這個(怨)積壓長久就演變成(恨),而這個(恨)積壓久了就可能變成(仇),在自然演化的過程當中,就可能造成不好(糾纏因子)的發生,往往就演變成所謂的(因果)牽纏,知道嗎!
*去除錯誤的觀念!
在(人道)方面不管做任何事情的判斷與決定,或是任何一件事情的處理,在當下可以仔細的想一想,要懂得將心比心,要知道反問自己,應該如何做才可以讓事情獲得圓滿,才不會產生後疑症,明白嗎!
就用同一件事情而言,如果你是為了能夠讓自己在修道學佛的道路上,能夠順利而不會受到阻礙,所以才向另外一半提出分離,若是作出這種決定的人,就是犯了嚴重的錯誤觀念。
*觀念錯誤,立即佛前作懺悔!
既然有緣成為夫妻,也有了子女,就該懂得用心來圓滿人道,一樣是可以修持的,並無任何不當或過錯可言!
如果是為了讓自己能夠順利修持,所以向另外一半提出分離的選擇,這就是屬於逃避責任,這是嚴重的錯誤觀念,千萬不可以還停留在舊識形態的錯誤觀念,如果還存有這種錯誤觀念者,當下必須立即到佛前作懺悔!
*捫心自問與反觀自醒!
這個道理其實很簡單,有錯誤觀念者可以捫心自問,自己在這一世當中有這個肉身可用,有佛緣可以修持,難道就可以不用生活了嗎?難道就可以拋棄家人了嗎?難道就可以讓自己躲到深山裡去修持嗎?難道這種行為才稱得上是放下嗎?
*直接點破!
修道學佛的弟子,要懂得好好的反觀自醒,自己在當下可以用心體悟即可明白,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,這個道理就連小學生都可以明白與了解,直接點破而言!一個人如果連最基本的(人道)都做不好,如何能夠完滿(天道),又如何能夠順利修回天上呢?開悟否!
結論:
*之所以!
懂得智慧修智慧行的人,才會懂得圓滿人道與天道!
*自我叮嚀!
修道學佛的人,要懂得圓滿人道才能夠圓滿天道!
一切的修行法都要懂得隨緣,才可以修得自在與圓滿!
隨緣即是指「在家修有在家法、出外修有出外法」。
在修持的過程當中,要懂得用心多體悟,觀念才不會犯偏差!
我們有這個肉身福報與學佛機緣,在修持的過程要經常保持著懺悔心與感恩心!
*最後提醒!
懂得將心比心,懂得反觀自醒,比較不容易犯錯!
天下無難事,只怕有心人!
要懂得智慧修!智慧行!
*圓滿如意蓮花開,天地慈悲度有緣*
*天地慈悲!佛世尊慈悲!九母九尊慈悲!五教聖人慈悲!後學松感恩*

沒有上一則|日誌首頁|沒有下一則
回應